解碼阿茲海默症症狀:如何透過五大要素與健康老化改善生活品質

目錄

 

藉由阿茲海默症症狀來學習五大健康要素來健康老化與改善高風險族群的生活品質。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巫奉約 寫稿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它已成為影響無數家庭的重大健康挑戰。面對這個逐漸侵蝕記憶與認知功能的疾病,許多人感到無助與憂慮。然而,身為認知健康專家,我,巫奉約,堅信透過深入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並積極實踐「健康老化」的理念——特別是我們一直倡導的「五大健康要素」,我們不僅能為高風險族群爭取更多健康時光,也能顯著提升已確診病友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

本文旨在「解碼」阿茲海默症症狀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狀況,並闡述如何運用健康老化的策略,特別是整合「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大腦靈活、充足睡眠與愉快心情」這五大支柱,來積極應對,活出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阿茲海默症症狀|解析:阿茲海默症早期、中期與晚期症狀會有哪些警訊?

阿茲海默症協會 (Alzheimer's Association, USA) 的資料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腦部退化疾病,其病程發展因人而異,但通常可分為幾個階段,各有其典型症狀:

一、 早期症狀:細微變化,不容忽視

此階段的症狀可能很輕微,容易被誤認為正常老化或壓力所致。

1. 記憶力衰退:尤其是忘記近期發生的事、重要日期或重複詢問相同問題。
2. 計畫或解決問題有困難:難以專注、處理複雜事務(如財務管理、規劃行程)能力下降。
3. 無法勝任熟悉的事務:過去能輕鬆完成的家務、工作或嗜好,如今變得吃力。
4. 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搞不清楚日期、季節,或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5. 言語表達或理解困難:想不起常用詞彙(詞窮),或理解他人話語有困難。
6. 東西擺放錯亂:常把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且想不起來。
7. 判斷力變差:例如,在金錢運用上失當,或忽略個人衛生。
8. 從社交活動中退出:對嗜好、社交或工作失去興趣,變得被動。
9. 情緒和個性改變:可能變得多疑、沮喪、焦慮、易怒,或對過往熱衷事物顯得冷淡。

 

二、中期症狀:功能受損加劇,需要更多協助

此階段症狀更為明顯,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更大。

1.  記憶力嚴重衰退:可能忘記重要個人史(如自己的職業、親友姓名)。
2. 認知功能持續下降:定向感更差,理解、思考及邏輯推理能力顯著受損。
3. 日常生活需協助:穿衣、洗澡、進食等自我照顧能力下降。
4. 行為與情緒問題:可能出現遊走、焦躁不安、固執行為、妄想、幻覺、睡眠障礙等。
5. 語言溝通更困難:詞彙量減少,語句不連貫。
 

 

三、 晚期症狀:嚴重退化,完全依賴照護

此階段患者認知及身體功能嚴重退化。

1. 無法溝通:語言能力幾乎完全喪失。
2. 失去行動能力:需長期臥床,吞嚥困難。
3. 無法自理生活:完全依賴他人照護。
4. 對環境幾乎無反應。

及早識別這些症狀,並尋求專業診斷至關重要。

阿茲海默症症狀在早期、中期、晚期會友的警訊與反應?

 

阿茲海默症症狀|用什麼樣的心態與方式來面對阿茲海默症?

「健康老化」新思維:迎戰阿茲海默症的積極策略

「健康老化」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更是指在老化過程中,盡可能維持良好的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享受活躍且有品質的生活。面對阿茲海默症,健康老化的策略可以幫助降低風險、延緩病程,並在確診後維持較佳的生活狀態。而實踐健康老化的核心,就在於我們「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所強調的「五大健康要素」。

 

實踐五大健康要素,提升阿茲海默症患者與高風險族群的生活品質

這「五大健康要素」是由我們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 與 台灣失智症協會  提供的建議內容當中所歸類出來的建議,此五大要素也會彼此關聯,共同構建身心健康的基石:

一、均衡的營養 (Balanced Nutrition)

1. 大腦的燃料:採地中海飲食或麥得飲食(MIND Diet,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專為腦部健康設計),多攝取蔬果(尤其是深綠色葉菜和莓果)、全穀類、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豆類、堅果,使用橄欖油,限制及減少攝取紅肉、甜食與加工食品。
2. 抗氧化與抗發炎:上述飲食富含抗氧化物與抗發炎成分,有助保護腦細胞。
3. 水分充足:維持良好水合狀態對認知功能很重要。
4. 對患者的益處:維持體力與免疫力,有助於情緒穩定;在進食困難時,需注意營養補充與質地調整。
 

二、 適度的運動 (Moderate Exercise)

1. 活化身心: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太極拳)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加腦部血流量,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生成。肌力訓練與平衡運動則有助於維持行動力、預防跌倒。
2. 情緒提振:運動能釋放腦內啡,改善憂鬱與焦慮情緒。
3. 對患者的益處:延緩身體功能退化,改善睡眠,提升情緒,增加社交機會(如參與團體運動)。應選擇安全且適合患者能力的活動。
 

三、大腦的靈活 (Brain Flexibility/Agility)

1. 鍛鍊心智:「用腦不休」是關鍵。持續學習新事物(如語言、樂器)、閱讀、寫作、玩益智遊戲(如棋藝、數獨、拼圖)、參與需要思考的社交活動,有助於建立「認知儲備」,延緩認知功能下降。
2. 對患者的益處:在能力範圍內進行認知活動(如懷舊治療、簡易手工、音樂欣賞),能刺激現有認知功能,提供成就感,並改善情緒。
 

四、充足的睡眠 (Adequate Sleep)

1. 大腦的修復期:睡眠期間,大腦會清除代謝廢物(如β-類澱粉蛋白),並鞏固記憶。長期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與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有關。
2. 對患者的益處: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有睡眠障礙。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舒適的睡眠環境,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改善睡眠,對穩定情緒與日間精神狀態非常重要。
 

五、愉快的心情 (Joyful Mood/Positive Emotions)

1. 情緒的保護力:積極的社交互動、培養興趣嗜好、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能帶來愉悅感,對抗壓力。憂鬱和焦慮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也常是其伴隨症狀。
2. 對患者的益處:提供溫暖、支持、尊重的環境,鼓勵參與能帶來快樂的活動(如認知遊戲、園藝、音樂、藝術、寵物陪伴),有助於減緩情緒行為問題,提升生活滿意度。

五大健康要素實踐要素內容
一、均衡的營養 (Balanced Nutrition)1. 大腦的燃料
2. 抗氧化與抗發炎
3. 水分充足
4. 對患者的益處
二、 適度的運動 (Moderate Exercise)1. 活化身心
2. 情緒提振
3. 對患者的益處
三、大腦的靈活 (Brain Flexibility/Agility)1. 鍛鍊心智
2. 對患者的益處
四、充足的睡眠 (Adequate Sleep)1. 大腦的修復期
2. 對患者的益處
五、愉快的心情 (Joyful Mood/Positive Emotions)1. 情緒的保護力
2. 對患者的益處

 

阿茲海默症症狀|可以給家屬與照顧者的怎樣的支持與建議?

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是一條充滿挑戰的漫漫長路,家屬與照顧者的支持至關重要:

1. 學習與理解: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程、症狀及照護技巧。
2. 耐心與同理:患者的行為改變是疾病所致,給予最大的耐心與包容。
3. 有效溝通:使用簡短、清晰的語句,配合肢體語言,保持眼神接觸。
4. 營造安全規律的環境:減少家中危險因子,建立可預測的日常作息。
5. 照顧者自我關照:照顧者自身的壓力不容忽視,務必尋求喘息服務、加入支持團體,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阿茲海默症症狀|攜手前行,用愛與智慧照亮失智之路

阿茲海默症雖然目前尚無法治癒,但透過對症狀的深入了解,並積極實踐以「五大健康要素」為核心的健康老化策略,我們絕對有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延緩疾病進程,並為高風險族群提供有效的預防之道。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致力於推廣全人健康,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中落實這些要素。讓我們用愛、智慧與積極的行動,陪伴每一位受阿茲海默症影響的家庭,共同走出陰霾,迎接更有品質、更有尊嚴的每一天。

如何去實踐五大健康要素的內容細項與介紹。

 

阿茲海默症症狀|免責聲明

本文提供的資訊旨在增進大眾對阿茲海默症的了解與健康老化概念的認識,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若您或您的家人有相關健康疑慮,請務必諮詢合格的醫師或相關醫療專業人員。

---

參考文獻與資源出處

本文部分內容及觀點參考自以下具公信力之機構資訊、研究文獻及臨床指引,建議讀者可進一步查詢:

1.  **阿茲海默症協會 (Alzheimer's Association, USA)**:提供全面的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資訊,包括症狀、診斷、治療、照護及研究進展。
   * Website: www.alz.org
2.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 USA)**:提供關於老化、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的科學研究資訊與健康指引。
   * Website: www.nia.nih.gov
3.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布關於失智症預防、風險降低及全球行動計畫的指引。
   * Relevant publication: Risk reduct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 WHO Guidelines. (2019).
4.  **台灣失智症協會 (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TADA)**:提供本地化的失智症衛教資訊、病友與家屬支持服務及政策倡議。
   * 網站:www.tada2002.org.tw
5.  **學術文獻參考範例**:
   *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 & Mukadam, N.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396*(10248), 413-446.
   * Morris, M. C., Tangney, C. C., Wang, Y., Sacks, F. M., Barnes, L. L., Bennett, D. A., & Aggarwal, N. T. (2015). MIND diet slows cognitive decline with aging. *Alzheimer's & Dementia: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Clinical Interventions, 1*(1), 1015-1022. (修正並提供更精確的期刊名)
   * Solfrizzi, V., Custodero, C., Lozupone, M., Imbimbo, B. P., Valiani, V., Agosti, P., ... & Panza, F. (2017). Relationships of dietary patterns, foods, and micro/macronutrients with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59*(3), 815-858.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失智症防治與照護相關政策及資源。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