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巫奉約 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寫稿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2025年5月,全球目光正聚焦於臺灣世壯運!「2025臺北新北世界壯年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 2025 Taipei & New Taipei City)現正盛大舉行,這不僅是一場國際級的體育盛事,更是一股席捲全球的「活躍老化」與「終身運動」新風潮。看著來自世界各地、平均年齡超過30歲,甚至不乏七旬、八旬的運動健將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追求卓越,我們不禁思考:他們是如何保持如此年輕的活力與狀態?這股由世壯運點燃的熱情,正引領我們一同探索那些能讓大腦與身體共同保持年輕的秘訣。
世壯運|如何讓「終身運動」不只是口號,更是生活態度?
世界壯年運動會的核心理念是「Sport for Life, Sport for All」,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人們參與運動,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友誼。參賽選手們用行動證明,年齡不過是個數字,持續的熱情與鍛鍊,能讓生命綻放出超乎想像的精彩。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
挑戰刻板印象:打破「年紀大了就該頤養天年」的傳統觀念,展現熟齡人士的無限潛能。
健康生活典範:這些選手們大多擁有長期的運動習慣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們追求身心健康的榜樣。
社群連結力量:運動不僅是個人的事,更是連結友誼、擴大社交圈的絕佳途徑,世壯運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國際交流平台。
這股風潮提醒我們,保持年輕的關鍵,在於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持之以恆的行動。
世壯運|如何掌握五大健康要素,建構身心年輕的基石?
受到世壯運選手們的啟發,我們了解到,追求身心共同的年輕狀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建立在幾項核心的健康基石之上。這「五大健康要素」相輔相成,是我們維持活力、延緩老化的關鍵密碼:
- 均衡的營養 (Balanced Nutrition):為身體和大腦提供必需的能量與修復材料,以原型食物為主,不足的營養元素可搭配通過檢驗的保健品補充、多樣色彩蔬果與良好飲食習慣,是維持生理機能與活力的基礎。
- 適度的運動 (Moderate Exercise):根據研究不僅強化心肺功能、肌肉骨骼,更是活化大腦、提升情緒的催化劑。找到自己喜愛並能持之以恆的運動,是保持活力的不二法門。
- 大腦的靈活 (Brain Flexibility/Agility):透過不斷學習新知、接受心智挑戰、保持好奇心,能刺激神經連結,保持思緒清晰與反應敏捷,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 充足的睡眠 (Adequate Sleep):身體與心靈進行修復、排除廢物、鞏固記憶的黃金時段。優質且足夠的睡眠有助於恢復精力、穩定情緒,是整體健康的根本。
- 愉快的心情 (Joyful Mood/Positive Emotions):正向的情緒、良好的壓力調適能力以及和諧的社交關係,是健康的隱形支柱。培養興趣、常懷感恩之心、積極參與社交,讓喜悅常伴左右。
五大健康要素 | 作用與內容 |
均衡的營養 (Balanced Nutrition) | 為身體和大腦提供必需的能量與修復材料。 |
適度的運動 (Moderate Exercise) | 根據研究不僅強化心肺功能、肌肉骨骼,更是活化大腦、提升情緒的催化劑。 |
大腦的靈活 (Brain Flexibility/Agility) | 刺激神經連結,保持思緒清晰與反應敏捷,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
充足的睡眠 (Adequate Sleep) | 有助於恢復精力、穩定情緒,是整體健康的根本。 |
愉快的心情 (Joyful Mood/Positive Emotions) | 正向的情緒、良好的壓力調適能力以及和諧的社交關係,是健康的隱形支柱。 |

世壯運|什麼是身體的「逆齡」密碼?如何動出活力,吃出健康,睡出修復?
在前述五大健康要素的框架下,讓我們更深入探討如何具體照護我們的身體:
一、 如何動出活力?規律運動,活力泉
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能強化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肌力訓練:每週至少2次,針對主要肌群進行訓練(如深蹲、舉重、彈力帶訓練),有助於維持肌肉量、骨密度,提升新陳代謝。
柔軟度與平衡練習:瑜珈、太極拳、伸展運動等,能改善身體柔韌性,增強平衡感,預防跌倒。
世壯運選手的日常,便是這些運動的完美結合。
二、如何吃出健康?均衡營養,固本培元
多樣化飲食: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優質蛋白質(如魚、雞肉、豆類)和健康脂肪(如堅果、橄欖油)。
抗氧化與抗發炎:多選擇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藍莓、深綠色蔬菜),有助於對抗自由基,減緩老化。地中海飲食模式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充足水分:每日飲用足夠的水,維持身體正常運作。
三、如何睡出恢復?優質睡眠,修復關鍵
根據國外研究成人每日建議睡眠7-9小時。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鞏固記憶、調節荷爾蒙的重要時刻。長期睡眠不足會加速老化過程。
良好生活習慣:戒菸、避免過量飲酒,定期健康檢查,這些都是維持身體機能不可或缺的一環。
世壯運|大腦的「保鮮」秘訣是什麼?專家:活到老、學到老、樂到老
同樣地,大腦的健康也需要我們積極維護,呼應五大健康要素中的「大腦靈活」與「愉快心情」:
持續學習,挑戰心智:學習新技能(如樂器、外語、繪畫)、玩益智遊戲(如數獨、棋藝、橋牌)、大量閱讀、參加課程或工作坊,都能刺激大腦神經元連結,提升認知儲備。許多世壯運選手不僅是運動好手,在其他領域也持續學習,保持大腦活躍。
積極社交,情感滋養:與親友保持緊密聯繫,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志工服務,能有效預防孤獨感,降低認知衰退風險。與人互動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腦力激盪,有助於維持愉快的心情。
壓力管理,保持正向:長期的壓力會損害大腦功能。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正念練習,培養樂觀積極的心態,這對維持愉快的心情至關重要。
健腦飲食,營養先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抗氧化物(如莓果、堅果)、維生素B群等,都被認為有益大腦健康,呼應均衡的營養。
「動腦」也別忘「動身」:這是最關鍵也最常被提及的一點。規律的適度運動能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促進神經營養因子(如BDNF)的生成,有助於新神經元的生長和現有神經元的保護,對於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下降至關重要。

世壯運|如何像世壯運選手一樣打造年輕生活方程式?
受到世壯運選手們的啟發,我們不必追求成為頂尖運動員,但可以學習他們的生活哲學,全面實踐「五大健康要素」:
設定目標,由小開始:無論是每天散步30分鐘,或每週學習一道新菜,從小目標開始,逐步建立習慣。
尋找樂趣,持之以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和健腦活動,樂趣是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夥伴同行,互相激勵:和朋友、家人一起運動或學習,可以增加樂趣,也能互相督促。
擁抱挑戰,享受過程:將每一次的運動或學習都視為一次新的探索與成長,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愉快的心情。
世壯運|讓身心同步年輕,迎接精彩人生下半場
「2025臺北新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一面映照健康生活態度的鏡子。它告訴我們,追求大腦與身體的共同年輕,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透過積極實踐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大腦靈活、充足睡眠、愉快心情這五大健康要素,可以達成的目標。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借鑒世壯運選手們的精神,將這些保持身心年輕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為自己的健康銀行儲蓄,迎接一個更充滿活力、更健康、更精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終身運動與健康老化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
https://www.who.int/ageing/events/world-report-2015-launch/en/
Paterson, D. H., & Warburton, D. E. (2010). Physical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limitations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related to Canada's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7(1), 38.
https://doi.org/10.1186/1479-5868-7-38
2. 運動對身體與大腦的益處
Erickson, K. I., et al. (2011). Exercise training increases size of hippocampus and improves memo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7), 3017-3022.
https://doi.org/10.1073/pnas.1015950108
Northey, J. M., et al. (2018).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s older than 50: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2(3), 154-160.
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16-096587
3. 均衡營養與抗老化
Estruch, R., et al. (2018).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or nu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25), e34.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0389
Morris, M. C., et al. (2015). MIND diet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1(9), 1007-1014.
https://doi.org/10.1016/j.jalz.2014.11.009
4. 睡眠與健康
Walker, M. P. (2017).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Scribner.
Irwin, M. R. (2015). Why sleep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a psychoneuroimmunology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6, 143-172.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10213-115205
5. 認知訓練與社交互動
Livingston, G., et al.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396(10248), 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Hertzog, C., et al. (2008). Enrichment effects on adult cognitive development: Can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of older adults be preserved and enhanced?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9(1), 1-65.
https://doi.org/10.1111/j.1539-6053.2009.01034.x
6. 正向心情與壓力管理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8-226.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6.3.218
Chida, Y., & Steptoe, A. (2008). Positi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mortality: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0(7), 741-756.
https://doi.org/10.1097/PSY.0b013e31818105ba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