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代價:失智症照顧各階段每月花費是多少?專家為你解析

目錄
失智症照顧的花費專家來解析。

專家寫稿 巫奉約 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當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診斷落定,它不僅標誌著患者認知能力的逐步改變,也預示著家庭即將面對一場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在這段失智症照顧的旅程中,除了情感與心力上的巨大付出,潛在的經濟負擔,往往是讓許多家庭感到措手不及且壓力巨大的現實考驗。從醫療評估、日常照護、特殊用品到可能的居住安排,各項開銷會隨著病程的推移而顯著增加。
許多家庭不禁憂慮:陪伴一位失智長輩走完這段路,一個月究竟需要準備多少費用?要給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精確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失智症的照護費用極具個別差異性,受到疾病本身的進展速度、患者是否同時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家庭最終選擇的照護模式(完全由家人照顧、仰賴外部服務、或選擇機構安養)、患者的特殊行為或身體需求,以及居住的地理區域等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
然而,透過深入了解疾病在不同病程階段所衍生的主要照護需求,以及提供這些照護服務背後的相應成本,我們可以更清晰地描繪出失智症可能帶來的經濟樣貌。

 

失智症照顧|失智症各階段的照護需要花多少費用?

影響失智症照護費用的關鍵變數包括:病程嚴重度與照護依賴程度、合併症的複雜性、照護模式的選擇、患者特殊需求、居住區域以及用品與設備的需求。
以下為各階段潛在的月花費分析:


一、極輕度失智症(初期認知缺損):

此階段患者的記憶力開始出現輕微衰退,但日常生活仍然大致獨立。主要花費包括醫療評估、定期醫療追蹤與藥物費用,以及早期認知訓練活動及相關交通費。 每月估計花費範圍:約新台幣3,000元~10,000元。


二、輕度失智症:

患者近期記憶明顯退化,需要家人提醒或協助處理日常事務。主要費用來自於醫療與藥物、參與日間照護中心、聘請居家服務員協助、購買安全用品及交通費。 
每月估計花費範圍:約新台幣10,000元~30,000元。


三、中度失智症:

此階段患者需大量協助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可能伴隨遊走、激躁等行為精神症狀,照顧難度顯著提升。費用包括醫療與藥物費用增加、密集日間照護中心或居家照護人力、喘息服務、照護耗材(如成人紙尿褲)、居家安全環境改造及特殊用品與營養補充。 
每月估計花費範圍:約新台幣30,000元~80,000元以上。


四、重度失智症:

患者幾乎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24小時密集照顧,甚至臥床、需鼻胃管灌食。主要支出來自住宿式機構費用或24小時居家照顧、醫療護理需求、特殊營養品與耗材及其他額外的特殊照護需求。 
每月估計花費範圍:約新台幣70,000元~150,000元以上。

失智症各個階段的照顧所需要的花費與狀態。

 

失智症照顧|如何應對龐大經濟壓力的思考?

失智症的照護是一場漫長且費用不菲的旅程。從初期相對較低的醫療開銷,到中重度階段可能高達每月數萬元甚至十數萬元的龐大支出,無疑會對家庭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許多家庭可能因此面臨儲蓄耗盡、變賣資產,甚至影響下一代經濟狀況的困境。
然而,正視這些數字並非要製造恐慌,而是希望能提醒家庭,對失智症的經濟影響有清醒的認識,並將這份認識轉化為積極規劃的動力。由於政府補助資源並非本文討論範圍,家庭需要更側重於個人及家庭層面的財務管理與準備:


• 及早啟動財務規劃:一旦確診,甚至在高齡父母尚未確診前,就應開始家族內的財務討論。評估現有資產、收入、儲蓄,預估可能的醫療與照護開銷,釐清是否有長照保險或其他商業保險可以提供支持。


• 建立家庭共識與分攤機制:照護責任與經濟負擔不應只落在單一家庭成員身上。召開家庭會議,坦誠討論每位成員能貢獻的時間、精力與財務資源,建立一個共同分擔的機制。


• 考慮資產配置與管理:在患者意識清楚或於疾病早期時,考慮安排財務授權或預立遺囑,並了解監護宣告等法律制度,確保患者的財產能被妥善管理,用於其照護所需。


• 評估不同照護模式的真實成本:深入了解居家聘僱、日照中心、各種等級機構的實際總成本,包含隱藏的額外費用(如特殊耗材、超額服務費、交通費、醫療專車等),選擇最符合家庭經濟能力與患者需求的方案。


• 關注照護者的機會成本:若主要由家庭成員辭職照顧,需計算這份隱性的「機會成本」(失去的薪資收入、中斷的職涯發展、勞動與退休金的損失),這也是失智症的巨大經濟代價之一。

面對失智症照顧上的經濟壓力,可以如何去緩解?

 

失智症照顧|理解現實,勇敢規劃,讓愛與責任同行

失智症是一場艱辛的旅程,其帶來的龐大經濟壓力是現實且不容忽視的挑戰。從極輕度階段的醫療評估開銷,到重度階段每月可能數萬元至十數萬元的照護成本,這是一份沉重的「記憶的代價」。
然而,理解這些潛在的花費並不是故事的終點,而是我們能夠積極應對的起點。它提醒我們,及早的財務規劃、家庭成員之間的開放溝通與責任分擔,是應對這場經濟挑戰的關鍵。這條路或許充滿困難,但透過預見未來、勇敢規劃,並與家人共同承擔,我們能夠更有力量地為失智長輩提供有品質、有尊嚴的照顧。
愛與責任同行,理解成本,才能更妥善地配置資源,讓溫暖的照護在這段特殊的生命旅程中,得以永續。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