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寫稿 巫奉約 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失智症照顧的過程中,那種心情往往複雜而沉重。當我們摯愛的家人被診斷出失智症,我們可能感到震驚、難過、甚至害怕,擔心著未來的挑戰,以及可能失去與他們過去連結的恐懼。疾病似乎會一點一滴地改變他們,也改變著我們與他們的互動方式。這段旅程充滿未知,有時讓人感到措手不及。
然而,即使面對失智症,我們是否能換個視角,將這段過程視為生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需要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去連結、去「優雅陪伴」的風景?這不是要求我們否定困難或假裝一切都好,而是邀請我們用智慧、耐心與愛,學習如何在這個階段與長輩共舞,發掘新的互動方式,讓彼此的生命依然閃耀光彩。這正是許多投入認知健康與高齡照護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包括像「逆齡教練」這樣致力於身心活力促進的實踐者,所努力傳達的核心理念。
失智症照顧|如何開啟優雅陪伴的無限可能?
轉換心境:從「失去」的恐懼到「活在當下」的溫柔
陪伴失智長輩,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是照顧者內心的煎熬。我們可能會不斷地回憶起長輩過去的樣子,對比現在的狀態,感到失落與不捨。然而,這種對「失去」的聚焦,有時會讓我們忽略了眼前仍然存在的可能性。
「逆齡教練」的理念提醒我們,無論年齡或健康狀況如何,每個人都擁有追求身心活力的潛力,都值得被支持去活出最好的狀態。這份活力,不只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大腦的連結、情緒的穩定與人際的互動。因此,陪伴失智長輩,第一步或許是調整我們的心境:將焦點從過去的失去,轉移到當下仍然擁有的事物,以及未來依然可以創造的溫馨時光。
失智症長輩可能記不起剛發生的事,但他們的情緒感受、對音樂的反應、對熟悉事物的觸覺或嗅覺連結,可能仍然存在。他們可能語言表達受限,但肢體語言、臉部表情,仍然是溝通的橋樑。看見長輩當下還能做什麼,還能感受什麼,並從中尋找互動的機會,是「優雅陪伴」的起點。
身腦齡活的智慧:整合身心活力,點亮陪伴之路
「逆齡教練」的理念往往與促進「身腦齡活」的概念緊密相連。此教練系統致力於開發和推廣一系列整合身體活動與認知刺激的計畫,幫助長輩,包括有認知挑戰的長輩,最大限度地活化身心功能。這些計畫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論,為「優雅陪伴」提供了具體的工具與策略。

阿茲海默症症狀|如何去掌握失智照顧的秘訣?
從這些實踐中,我們歸納出幾個陪伴失智長輩的關鍵秘訣:
1. 連結當下,運用多元感官:
語言和記憶的退化,不代表溝通的終止。失智長輩的感官能力和情緒感受可能依然敏銳。嘗試透過音樂(播放他們年輕時喜歡的歌曲)、觸摸(溫和地握手、梳頭髮)、嗅覺(熟悉的香氣,如花香、食物香)來與他們連結。提供簡單、安全的身體活動,如散步、溫和的伸展、手部運動,讓他們感受身體的存在與能力。這些都是跨越語言和記憶障礙,進入他們世界的方式。
2. 打造友善環境,創造成功經驗:
環境對失智長輩影響巨大。一個簡潔、安全、熟悉的環境能降低他們的困惑與焦慮。清晰的標示、固定的物品位置、溫暖的光線都能提供安全感。在此基礎上,設計一些能讓長輩輕鬆完成的小任務或遊戲,創造成功經驗。例如,簡單的物品分類、摺疊衣物、擦拭桌面等,這些看似微小的活動,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找回掌控感與自信心。這些活動應根據長輩當下的能力進行調整,目標是參與和樂趣,而非成果。
3. 用「心」溝通,超越語言:
與失智長輩溝通,耐心和同理心是基石。使用簡單、清晰的語句,一次只說一件事。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理解和回應,不要打斷或催促。當他們說出與現實不符的話語時,與其爭辯,不如試著去理解話語背後的情緒或需求,並予以溫和的回應。肢體語言、溫暖的眼神和微笑,往往比千言萬語更能傳達愛與關懷。
4. 聚焦快樂,捕捉閃光時刻:
儘管面臨挑戰,陪伴失智長輩的過程中仍有許多美好的瞬間。學會欣賞他們當下的笑容、對某個熟悉的旋律展現的回應、完成一個小任務時的成就感。尋找讓長輩快樂的事,例如一起看舊照片(不需考記憶,只是分享感受)、聽喜歡的音樂、享受美食。將焦點放在這些「閃光時刻」,累積正向的情緒經驗,讓陪伴過程充滿溫馨與歡樂。
5. 照顧者,您更需要支持與活力:
「優雅陪伴」是一場馬拉松,照顧者自身的狀態至關重要。長期照顧的壓力是巨大的,忽略自身需求最終會影響照顧品質。學習識別壓力的信號,尋求支持(來自家人、朋友、支持團體或專業機構),給予自己喘息的空間與時間。參與能讓自己放鬆和補充能量的活動,維持自身的「身腦齡活」,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與耐心去陪伴長輩走得更遠、更優雅。許多提供身腦齡活計畫的機構,也同時提供照顧者相關的訓練與支持資源。

陪伴的旅程,每個階段都有風景
失智症的進程是動態的,長輩的能力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優雅的陪伴意味著我們需要彈性調整策略,理解並接納每個階段的特點。
在疾病早期,長輩可能還能參與較多認知活動,此時可以多鼓勵他們學習新事物、參與社交,預防繼續退化。進入中期,記憶和語言障礙更明顯,此時應更側重於維持現有功能,透過感官刺激和簡化任務來減少挫折感。晚期時,身體功能也可能衰退,陪伴的重點轉向提供舒適、安全、有尊嚴的照顧,透過輕柔的觸摸、熟悉的聲音,持續傳遞愛與關懷,即使語言不通,情感的連結依然能跨越障礙。
失智症照顧|愛是地圖,智慧是指南針,優雅是步伐
陪伴失智長輩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風景,是一場需要愛、智慧與勇氣的旅程。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透過調整心態、學習方法,並善用資源,我們可以找到更溫柔、更有效的方式來陪伴。
「逆齡教練」的概念提醒我們,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保有活化身心的潛力;而「優雅陪伴」的秘密,在於將愛化為具體的行動與策略,理解長輩當下的需求,創造正向的互動,並在這個過程中,也好好照顧自己。
愛是這段旅程的地圖,指引著方向;智慧是指南針,幫助我們找到最佳路徑;而優雅,則是我們前行的步伐,帶著耐心、同理與從容。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愛與智慧,陪伴失智長輩優雅地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讓彼此的生命都因為這份深刻的連結,而更加完整與閃耀。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