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失智症:益智遊戲能否成為家庭照顧的最佳夥伴?

目錄
失智症照顧,失智症,失智症前兆

專家寫稿 巫奉約 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失智症照顧是很多家庭在生活中的困擾,失智症常被視為無法逆轉的病症,許多家庭在面對失智症時,都感到無助,甚至悲觀。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與實務案例證明,透過適合失智長者的益智桌遊,我們不僅能維持他們的認知功能,更能看見他們重新進步的希望。本文將從專業照護經驗出發,探討益智遊戲如何成為家庭照顧失智者的最佳夥伴。

 

失智症照顧|失智長輩也適合玩桌遊或益智遊戲嗎?

桌遊的設計原則:成熟、尊重與刺激認知

失智症照顧中的細節,在挑選適合失智者的桌遊時,首先應避免圖案過於幼兒化,以免影響失智長者的自尊心與參與意願。我們應選擇圖案清晰易懂、設計成熟且能刺激認知能力的桌遊,例如以日常生活元素、傳統文化或懷舊主題為主的遊戲,能有效引發長者的共鳴與興趣,並提供認知訓練所需的視覺與記憶刺激。

觀察初期困難點,了解認知能力

失智長者在初次接觸桌遊時,通常會表現出明顯的困難與不安,這反映出他們當前的認知能力與限制。此時,家庭照顧者應耐心觀察,並記錄他們的初期表現,例如無法理解遊戲規則、難以辨識卡牌或道具,甚至是對遊戲流程感到迷惘等狀況。這些初期的困難點即是照護者協助長者克服障礙的重要依據。

從困難走向進步;一種逆轉的可能性

當失智長者逐漸熟悉遊戲規則、掌握遊戲技巧,甚至主動提出遊戲策略時,我們便能觀察到明顯的進步。這種從困難到逐步改善的歷程,代表著失智症並非只能接受持續退步,反而透過適當的刺激與訓練,認知能力仍有明顯改善的可能性。許多家庭透過長期使用桌遊照護後發現,原本認知功能持續惡化的長者,竟能在某些方面展現出令人驚喜的進步。

 

失智症照顧|哪些類型的益智遊戲適合失智症及預防呢?

失智症照顧與家庭照顧的益智遊戲推薦:

以下提供幾種經過實務驗證,適合失智長者的桌遊類型:

1. 記憶配對類遊戲:
透過配對卡牌或圖像,訓練記憶力與注意力,同時增加成功感。

2. 圖像故事接龍遊戲:
以圖片講述故事,促進語言表達與邏輯思考能力,並增加參與感與自我效能。

3. 傳統益智棋類遊戲:
如五子棋、跳棋等規則簡單卻能訓練專注力、策略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4. 日常生活情境模擬遊戲:
利用貼近生活情境的桌遊,強化日常生活技能,增加獨立性與自信心。

益智遊戲帶來的家庭效益

透過長期使用益智遊戲進行照護,不僅有助於長者認知能力的維持與改善,更能促進家庭間的良好互動。遊戲的參與過程中,家庭成員之間建立了共同的話題與活動,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同時增強家庭凝聚力與情感交流。

失智症照顧|專家證實:適合的益智遊戲能逆轉失智

失智症的認知衰退並非完全無解。透過益智遊戲這樣具體且實用的方法,家庭能主動參與長者認知改善的過程,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與活力。讓我們共同打破傳統觀念,從陪伴與遊戲中,找到對抗失智症的新道路,讓每位失智長者都能擁有更具尊嚴、更有品質的生活。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