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寫稿 巫奉約 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後疫情新生活:為何運動與社交是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的關鍵?
新冠疫情的衝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特別是高齡長者族群在疫情期間大幅減少外出活動與社交互動,導致身體與認知功能下降的問題更加凸顯。如今步入後疫情時代,我們更加清楚意識到運動與社交互動,對長者健康與預防失智及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的重要性。
《全齡樂遊促健康進發展協會》巫奉約理事長為你解析如何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運動與社交是如何幫助我們心愛的家人朋友,教你4大指南來提升認知功能與生活品質。
失智症惡化速度|如何從運動與社交開始改善?
運動與腦健康的連結
定期運動不僅能改善身體健康,也對大腦功能帶來深遠影響。研究顯示,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有效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提升大腦的氧氣供應與營養物質傳輸,從而降低失智症風險,並有助於控制失智症惡化速度。此外,運動還可刺激腦細胞生長因子的產生,增強神經連結,有效提高認知能力,從而進一步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
建議長者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超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太極拳等。這些運動不僅有助維持肌肉強度、平衡與協調性,也能提升記憶力、注意力及整體認知功能。
社交互動的力量
社交參與對預防失智症同樣重要。多項研究指出,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有助於維持大腦的活躍度,降低憂鬱及焦慮情緒,進而減緩認知功能衰退,有助於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疫情期間的隔離狀態凸顯出缺乏社交互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而重新建立與加強社交聯繫則能迅速改善心理與腦部健康。
社交活動並不局限於與親朋好友互動,也包含參加社區活動、志工服務、宗教活動或學習新技能。這些活動能有效刺激大腦,保持神經網絡的彈性與活躍,進而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
融合運動與社交,提升生活品質
將運動與社交結合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加入社區運動團體、健走俱樂部或瑜珈班,這不僅有助於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還能擴展社交圈,提升生活的愉悅感與幸福感。
此外,參與團體性質的認知與體能課程更能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長者面對未來挑戰的信心與勇氣,進而提高延緩失智症惡化速度的效果。

失智症惡化速度|延緩失智的四大指南
後疫情時代的行動指南
在新冠疫情帶來的深刻啟示下,運動與社交的結合成為延緩失智的黃金策略。
以下是幾點具體建議,協助長者重啟健康人生:
- 規律運動:每週保持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拆分為每日30分鐘,方便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主動參與社區活動、興趣小組或志工活動,增加人際互動機會。
- 建立固定社交與運動日程:設定固定的運動與社交時間,使之成為生活中的優先事項。
- 鼓勵家人與朋友共同參與:透過家人與朋友的支持與陪伴,提升運動與社交的持續性與趣味性。
失智症惡化速度|迎向更豐富精采的未來
後疫情時代,我們比以往更明白運動與社交互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讓我們攜手啟動新的生活模式,積極打造健康且充滿活力的銀髮人生,守護記憶與認知功能,創造更豐富且精彩的未來。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