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變得冷淡、暴躁?阿茲海默症情緒變化深度剖析

目錄
突然變得冷淡、暴躁?阿茲海默症情緒變化深度剖析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認知健康專家 巫奉約 寫稿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編輯

阿茲海默症是容易忘記事情嗎?

阿茲海默症不只是「記憶衰退」

大眾熟知阿茲海默症的核心症狀是記憶力喪失,但根據台北榮總失智治療研究中心的研究,約 80%~90% 患者 在病程中會經歷行為與心理症狀(BPSD),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情緒不穩、焦慮、暴躁、憂鬱。這些症狀往往比記憶問題更早出現,卻最容易被忽略。

關鍵字:阿茲海默症症狀、失智症早期徵兆、BPSD

 

為什麼阿茲海默症患者會暴走或是負面情緒?

為什麼會出現暴躁與情緒爆發?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會出現前額葉皮層、杏仁核萎縮等神經病變,直接削弱了情緒調控能力。此外,血清素、多巴胺失衡也會讓患者更容易焦躁、挫敗甚至爆怒。這並不是單純「個性改變」,而是神經退化的生理結果。

關鍵字:阿茲海默症暴躁、失智症行為改變、神經退化

 

阿茲海默症患者變得冷淡孤僻,是不是憂鬱症?

冷淡與孤僻:另一種情緒警訊

除了激動與怒氣,阿茲海默症患者也可能出現冷淡、淡漠、對活動失去興趣 的情況。他們不再參與曾經喜歡的活動,甚至逐漸社交退縮。這種情緒變化,常被誤認為憂鬱症或「變得不愛講話」,其實是動機調控腦區退化的反映。

關鍵字:阿茲海默症冷漠、失智症情緒變化、早期警訊

 

家屬該怎麼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情緒與行為變化?

精神與行為症狀:照護的最大挑戰

失智症情緒問題不只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會讓家庭照護壓力倍增。常見挑戰包含:

* 突如其來的 「憤怒爆發」*

*「妄想與幻覺」干擾日常 *

* 家人關係緊張,甚至造成 「照護倦怠」*

理解這些情緒變化是神經病理改變,有助於家屬減少自責,並與醫療團隊合作,找到更合適的支持策略。

關鍵字:失智症行為症狀、失智症照護壓力、家庭支持

 

如何有效應對阿茲海默症情緒變化?

1. 藥物治療:
使用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幫助調整神經傳導物質,穩定情緒。

2. 非藥物介入:
(1)認知行為治療:改善焦慮與挫折感。
(2)規律運動:增加多巴胺分泌,提升愉悅感。
(3)音樂與藝術療法:減少情緒不穩定,帶來安定感。
(4)環境調整:降低噪音、簡化空間,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3. 家屬教育與支持:
(1)學習「轉移注意力技巧」,避免與患者正面衝突。
(2)建立 「支持團體」,分享經驗,減輕孤立感。

關鍵字:阿茲海默症治療、非藥物介入、失智症家屬支持

如何有效應對阿茲海默症情緒變化?以下給出三個方向

 

我的建議與啟示

作為認知健康專家,我常提醒大家:
當親友出現突然冷淡、暴躁、焦慮等情緒轉變時,千萬別只用「壓力大」或「脾氣變了」來解釋。這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早期警訊早期診斷 + 藥物與非藥物結合,才能真正延緩退化,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與尊嚴。

**關鍵字**:失智症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警訊、認知健康

---

參考資料

1. 阮呂真醫師,《失智症患者情緒爆怒與大腦病理變化研究》,2025年5月。\[5]
2. 基隆市衛生局,《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2020年。\[3]
3. 中華民國失智症協會,《失智症精神症狀與行為障礙處理》,2023年。\[6]
4.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認識失智症》,2016年。\[8]
5. 健康2.0醫療專題,《失智症是悄悄來的…情緒起伏大、活動力降低》,2025年。\[9]
6. 巫奉約,《失智可逆! 科學證明大腦愈用愈年輕》,2025年8月9日。\[10]

[3](https://www.klchb.klcg.gov.tw/tw/klchb/1434-97175.html)
[5](https://www.drmisomiso.com/elder/SCVD3)
[6](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2411011)
[7](https://www.hlshb.gov.tw/News_Content.aspx?n=2112&s=14676)
[8](https://shh.tmu.edu.tw/page/HealthDetail.aspx?deptCode=13&seqNo=20180110154151826655)
[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jMSMrfWu4)
[10](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928752)

—巫奉約 與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關心您並與您攜手,共同面對失智。

 

【關於|巫奉約老師】

巫奉約,認知健康促進及功能型桌遊設計專家,因自身年輕時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短暫性失智,深刻體悟到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回台後投入長者健康照護產業十餘年,研發超過60款適合各年齡層的功能型桌遊,致力於失智症預防與認知能力提升。與萬芳醫院、新光銀行、台安醫院等單位合作,推廣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認知增能計畫,成功協助許多長輩延緩失智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積極推廣腦健康教育,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重視。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 理事長 
🔺中華愛腦協會/幸福家庭賦能協會 理事
🔺2024年與曾文毅醫師共同完成大腦逆齡實驗
🔺2024年與萬芳醫院進行人體實驗,對象為失智患者,透過課程可逆轉失智

 

【認識|全齡樂遊促進發展協會

本會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本著自發的意願,共同為著研商如何以好玩有趣的課程內容吸引長輩主動參與活動,進而透過遊戲的方式,搭配專業的遊戲教具,以衰弱老人、輕度失能及輕度失智者為主,設計合適的課程內容,使參與課程的長輩可在課程中運用日常生活少用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而達到認知促進及社會參與之功能。

延伸閱讀